辔头

词典解释: pèi tóu 1.马笼头。 2.方言。谓放松,让马奔跑。 3.借指快速行驶。 4.喻要领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ㄆㄟˋ ㄊㄡˊ  拼音 pèi tóu控御馬的韁繩和口勒等器物。▶ 《樂府詩集.卷二五.橫吹曲辭五.木蘭詩二首之一》:「南市買轡頭,北市買長鞭。」▶ 《三國演義.第三四回》:「被趙雲一鎗刺落馬下,隨手扯住轡頭,牽馬回陣。」

词典名字:

辔头

词典发音:

pèi tóu

国语辞典

辔头 pèitóu

[reins;bridle] 驾驭牲口的嚼子的缰绳

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
基本解释

辔头[ pèi tóu ]

⒈  控御马的缰绳和口勒等器物。

《乐府诗集·卷二五·横吹曲辞五·木兰诗二首之一》:「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。」
三国演义·第三四回》:「被赵云一鎗刺落马下,随手扯住辔头,牵马回阵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马笼头。

《乐府诗集·横吹曲辞五·木兰诗》:“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韉,南市买轡头,北市买长鞭。”
杜甫 《前出塞》诗之二:“走马脱轡头,手中挑青丝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五六回:“那长老挽不住繮口,只扳紧着鞍鞽,让他放了一路轡头,有二十里向开田地,方才缓步而行。”

⒉  方言。谓放松辔头,让马奔跑。

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八回:“当时三人同时上马,一个轡头到得刑部监。”

⒊  借指快速行驶。

茅盾 《子夜》十七:“这儿空荡荡的,就只有我们一条船,你开了快车也没有味儿!我们回去罢,到 外滩公园 一带浦面热闹的地方,我们出一个辔头玩一玩,那倒不错!”

⒋  喻要领。

鲁迅 《二心集·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》:“这回意外地所得的益处,是三十年来,若有所悟,而还是说不出简明扼要的纲领的做古文和做好人的方法,因此恍然抓住了辔头了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辔头

  • 辔头是一个汉语词汇,拼音是pèi tou,又称马辔、马勒,是为了驾驭马、牛等牲口而套在其颈上的器具,一般由嚼子和缰绳组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