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事

词典解释

1.边防事务。 《后汉书·窦固传》:“帝欲遵 武帝 故事,击 匈奴 ,通 西域 ,以 固 明习边事,十五年冬,拜为奉车都尉。” 唐 贾岛 《送李傅侍郎剑南行营》诗:“走马从边事,新恩受外臺。” 清 侯方域 《南省试策四》:“边之患,非边能为患也。患在任边事者,因循而不知变计,畏缩而不敢奋发。” 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:“ 唐德宗 生气说, 柳浑 书生,不懂边事,你怎么也这样说。”

2.边境上的战事或争端。 唐 羊士谔 《贺州宴行营回将》诗:“元戎坐镇无边事,遣向营中偃画旗。”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六:“至 建炎 初,以军兴道梗,始有三年之限,后有特许从便赴闕,犹降旨云:‘候边事寧息日依旧。’然遂不復举行矣。” 明 沉周 《石田杂记》:“ 威宁伯 王公 悦 在 大同 ,见边事渐生,醖祸未测,情悰不懌。”

词典名字:

边事

词典发音:

biān shì

国语辞典
  • 边防事务。
  • 边境上的战事或争端。
  • 基本解释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边防事务。

    《后汉书·窦固传》:“帝欲遵 武帝 故事,击 匈奴,通 西域,以 固 明习边事,十五年冬,拜为奉车都尉。”
    唐 贾岛 《送李傅侍郎剑南行营》诗:“走马从边事,新恩受外臺。”
    侯方域南省试策四》:“边之患,非边能为患也。患在任边事者,因循而不知变计,畏缩而不敢奋发。”
  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:“唐德宗 生气说, 柳浑 书生,不懂边事,你怎么也这样说。”

    ⒉  边境上的战事或争端。

    唐 羊士谔 《贺州宴行营回将》诗:“元戎坐镇无边事,遣向营中偃画旗。”
   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六:“至 建炎 初,以军兴道梗,始有三年之限,后有特许从便赴闕,犹降旨云:‘候边事寧息日依旧。’然遂不復举行矣。”
    明 沉周 《石田杂记》:“威宁伯 王公 悦 在 大同,见边事渐生,醖祸未测,情悰不懌。”

    成语解释
    网络解释

    边事

  • 边事,汉语词汇。
  • 拼音:biān shì,
  • 释义:指边防事务 边境上的战事或争端。
  • 出处《后汉书·窦固传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