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材

词典解释

亦称“液材”。靠近树皮,色泽较淡的木材。位于*心材之外,是后期增生的木质部,为执行输导水及溶于水的无机盐的主要部分。其质地较心材松软,强度较心材为低。边材的宽窄和颜色,为鉴别树种的特征之一。

词典名字:

边材

词典发音:

biān cái

国语辞典

边材 biāncái

[sapwood] 居于形成层和心材之间的木材外部,比心材更易渗透,不如心材耐久,通常颜色比它最后变成的心材为浅
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治理边疆的人才。

明 余继登 《典故纪闻》卷十七:“臣观朝廷近日以边材为急,而诸臣所举有不尽然者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兵部·文士论兵》:“今上初年,如 冯仰芹、于完朴 二大参,俱真正边材,惜乎不及大用。”
丘逢甲 《送潮州诸孝廉公车北上》诗:“万言制策魁多士,一代边材起本兵。”

⒉  木材外围色泽较淡的部分。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边材 (植物木质部的外围活层)

  • 树木次生木质部的外围活层,功能为将水及矿物质输送到树冠。其细胞中水分较心材多,且无心材中常见的深色沉积物质。色浅,较软,在横切面(如树桩)上一般易於辨认。各种树木的心材与边材的比例和形态差异的明显程度各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