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举

词典解释

1.误加擢用。

2.错误的行为。

词典名字:

过举

词典发音:

guò jǔ

国语辞典
1.误加擢用。 2.错误的行为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误加擢用。

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王过举而已,不然,无以至此。”
《史记·乐毅列传》:“先王过举,厕之宾客之中,立之羣臣之上,不谋父兄,以为亚卿。”
唐 张九龄 《岁初巡属县登高安南楼言怀》诗:“不才叨过举,唯力酬明恩。”
宋 司马光 《论公主宅内臣状》:“伏望圣慈察臣愚忠,追止前命,无使四方指目,以为过举,亏损盛德,非细故也。”

⒉  错误的行为。

《商君书·垦令》:“大臣不荒,则国事不稽,主无过举。”
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叔孙生 曰:‘人主无过举。’”
周邦彦 《汴都赋》:“奕世载德,蔑闻过举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过举

  • 过举,拼音guò jǔ ,出自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,指误加擢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