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腊

词典解释

1.过了腊日( 汉 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,后又改为农历十二月八日)。南朝 梁 宗懔 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按,《四民月令》云:过腊一日,谓之小岁。” 唐 羊士谔 《郡斋感物寄长安亲友》诗:“晴天春意併无穷,过腊江楼日日风。” 宋 曾巩 《送吴秀才》诗:“一年过腊已十日,餘日到春能有几?”

2.鱼名。 明 屠本畯 《闽中海错疏·鳞部上·过腊》:“头类鯽,身类鱖,又类鰱鱼,肉微红,味美,尾端有肉,口中有牙如锯,好食蚶蚌,以腊来春去,故名过腊。”

词典名字:

过腊

词典发音:

guò là

国语辞典
1.过了腊日(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,后又改为农历十二月八日)。 2.鱼名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过了腊日( 汉 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,后又改为农历十二月八日)。

南朝 梁 宗懔 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按,《四民月令》云:过腊一日,谓之小岁。”
唐 羊士谔 《郡斋感物寄长安亲友》诗:“晴天春意併无穷,过腊江楼日日风。”
曾巩 《送吴秀才》诗:“一年过腊已十日,餘日到春能有几?”

⒉  鱼名。

明 屠本畯 《闽中海错疏·鳞部上·过腊》:“头类鯽,身类鱖,又类鰱鱼,肉微红,味美,尾端有肉,口中有牙如锯,好食蚶蚌,以腊来春去,故名过腊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过腊

  • 过腊,出自《四民月令》,意思是过了腊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