迎喜神

词典解释

迎拜喜神。旧时祈求吉祥的一种风俗。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迎喜神》:“除夕接神以后,即为新年。於初次出房时,必迎喜神而拜之。”亦省称“迎喜”。 清 顾禄 《清嘉录·山川坛迎喜》:“大府择立春后丁日或壬日,喜神正南方,率标下弁卒,各陈队伍,张列兵器,迤邐至山川坛,迎祀喜神,谓之迎喜。”

词典名字:

迎喜神

词典发音:

yíng xǐ shén

国语辞典
1.迎拜喜神。旧时祈求吉祥的一种风俗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迎拜喜神。旧时祈求吉祥的一种风俗。

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·迎喜神》:“除夕接神以后,即为新年。於初次出房时,必迎喜神而拜之。”
省称“迎喜”。 清 顾禄 《清嘉录·山川坛迎喜》:“大府立春后丁日或壬日,喜神正南方,率标下弁卒,各陈队伍,张列兵器,迤邐至山川坛,迎祀喜神,谓之迎喜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迎喜神

  • 迎喜神,中国岁时节日习俗。流行于山西、河南、山东和长江流域一带。夏历正月初一黎明前拜神敬祖后进行。中国民间认为新春初始,喜神必降,迎接喜神后,全年万事如意,喜事频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