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学

词典解释: jìn xué 1.使学业有进步。 2.科举时,童生应岁试,录取入府县学肄业,称。的童生称秀才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ㄐㄧㄣˋ ㄒㄩㄝˊ  拼音 jìn xué1. 學問有所增益。▶ 《禮記.學記》:「善學者師逸而功倍,又從而庸之。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,又從而怨之。……此皆進學之道也。」2. 科舉時代,童生考取生員,入府縣學肄業,稱為「進學」。▶ 《儒林外史.第二回》:「眾人將分子送到申祥甫家備酒飯,請了集上新進學的梅三相做陪客。」

词典名字:

进学

词典发音:

jìn xué

国语辞典

进学 jìnxué

(1) [enter college]∶明清两代指童生考取生员,进入府、县学读书

(2) [progress]∶使学业上有进步

基本解释

进学[ jìn xué ]

⒈  学问有所增益。

《礼记·学记》:「善学者师逸而功倍,又从而庸之。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,又从而怨之。……此皆进学之道也。」

⒉  科举时代,童生考取生员,入府县学肄业,称为「进学」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二回》:「众人将分子送到申祥甫家备酒饭,请了集上新进学的梅三相做陪客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使学业有进步。

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善待问者如撞鐘,叩之以小者则小鸣,叩之以大者则大鸣,待其从容,然后尽其声;不善答问者反此。此皆进学之道也。”
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赞学》:“贫阨若彼,而能进学若此者,秀士也。”
清 严有禧 《漱华随笔·知县改授》:“使本官读书进学,日省月修,待其老成,然后授以任事之职。”

⒉  科举时,童生应岁试录取入府县学肄业,称进学。进学的童生称秀才。

明 何良俊 《四友斋丛说·正俗二》:“其新进学秀才乘轿,则自 隆庆年始也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二回:“﹝ 贾珠 ﹞十四岁进学。”
鲁迅 《呐喊·孔乙己》:“听人家背地里谈论, 孔乙己 原来也读过书,但终于没有进学,又不会营生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进学

  • 科举制度中,考入府、州、县学,做了生员,叫做“进学”,也叫做“中秀才”。
  • 示例:
  • 范进进学回家,母亲、妻子俱各欢喜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  • 望著义于卷首,使子弟知进学所自。——清·田兰芳《叙袁仲方(袁可立孙)甲子秋冬诗》
  •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,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,但终于没有进学,又不会营生;于是愈过愈穷,弄到将要讨饭了。 ——鲁迅《孔乙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