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弩

词典解释

装有机栝,可以连续发射的弓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蓬莱药可得,然常为大鲛鱼所苦,故不得至,愿请善射与俱,见则以连弩射之。”

词典名字:

连弩

词典发音:

lián nǔ

国语辞典
1.装有机栝,可以同发数矢或连发数矢之弓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装有机栝,可以同发数矢或连发数矢之弓。

墨子·备高临》:“备临以连弩之车。”
汉书·李陵传》:“陵 军步鬭树木间,復杀数千人,因发连弩射单于。”
颜师古 注:“服虔 曰:‘三十弩共一弦也。’ 张晏 曰:‘三十絭共一臂也。’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一〇四回:“孔明 又曰:‘吾有连弩之法,不曾用得,其法矢长八寸,一弩可发十矢。’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连弩

  • 又称“诸葛弩”,相传为诸葛亮所制,可连续发射弩箭。但由于连弩用箭没有箭羽,使铁箭在远距离飞行时会失去平衡而翻滚,且木制箭杆的制作要求精度高,人工制作难度大,不易大量制造使用。明朝以后,由于火器迅速发展,弩便不再受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