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绵字

词典解释: lián mián zì 1.亦作""。 2.指联绵字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ㄌㄧㄢˊ ㄇㄧㄢˊ ㄗˋ  拼音 lián mián zì由雙聲或疊韻字聯綴成,而其義不能分割的詞。見「聯綿字」條。

词典名字:

连绵字

词典发音:

lián mián zì

国语辞典
1.亦作"连绵字"。 2.指联绵字。
基本解释

连绵字[ lián mián zì ]

⒈  由双声叠韵联缀成,而其义不能分割的词。参见「联绵字」条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连緜字”。指联绵字。

宋 曾季貍 《艇斋诗话》:“荆公 诗每篇必用连緜字, 信民 之言不繆。然其精切藻丽,亦不可掩也。”
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》二一:“哦,连绵字,这名词很有趣,我今天才听到,幸而 大文 提起。那么我所日日在听的‘丁东丁东’和‘轧拉轧拉’也都是连绵字哩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连绵字

  • 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
  • ,或有双声叠韵的关系,,或没有,如蜈蚣、妯娌,或同音相重复,如匆匆、津津。
  • 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纯粹双音词,即“连绵字”。连绵字的绝大多数是由双声叠韵构成的。不过这里所谓叠韵是指同韵部,韵头不一定相同。
  • 叠韵: 崔嵬 扶苏 绸缪 逍遥 苍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