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士

词典解释

隐居不仕的人。《宋史·种放传》:“多作歌诗,自称退士,尝作传以述其志。”

词典名字:

退士

词典发音:

tuì shì

国语辞典
隐退之士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隐退之士。

葛洪 《抱朴子·交际》:“子之所论,出人之计也;吾之所守,退士之志也。”
陆游 《晚兴》诗:“白布帬襦退士装,短篱幽径相羊。”
清 梁章鉅 《归田琐记·家居》:“当官枉顾者,必闭门不纳,此高人退士所尚;若曾任显职者,则不尽然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退士

  • tuì shì ㄊㄨㄟˋ ㄕㄧˋ
  • 退士
  • 隐退之士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交际》:“子之所论,出人之计也;吾之所守,退士之志也。” 宋 陆游 《晚兴》诗:“白布帬襦退士装,短篱幽径独相羊。” 清 梁章钜《归田琐记·家居》:“当官枉顾者,必闭门不纳,此高人退士所尚;若曾任显职者,则不尽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