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神

词典解释: sòng shén 1.古代祭神,祭毕送之使去,谓之""。 2.指驱送鬼神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ㄙㄨㄥˋ ㄕㄣˊ  拼音 sòng shén俗於祀神時先迎接神靈來饗,祭祀完畢,又送之使去,稱為「」。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4776页 第10卷 809

词典名字:

送神

词典发音:

sòng shén

国语辞典
1.古代祭神,祭毕送之使去,谓之"送神"。 2.指驱送鬼神。
基本解释

送神[ sòng shén ]

⒈  俗于祀神时先迎接神灵来飨,祭祀完毕,又送之使去,称为「送神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祭神,祭毕送之使去,谓之“送神”。

后汉书·礼仪志上》:“夜漏未尽七刻初纳,进熟食,送神,还,有司告事毕。”
韩愈 《柳州罗池庙碑》:“作《迎享送神诗》遗柳民,俾歌以祀焉。”
清嘉录·念四夜送灶》引 清 郭麐 《送灶词》:“千家送神爆竹齐,小儿索饭门东啼。”

⒉  指驱送鬼神。

逯斐 《猎人小屋·椰林喜曲》:“一锣鸣百锣和,用来驱鬼送神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送神

  • 送神,中国民间信俗之一。是原在人间鉴察人们言行善恶的灶神与其它诸神,人们将其一年一度地送回天庭,让其向玉皇上帝禀报人间善恶,以定来年人们的吉凶祸福。
  • 送神,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。一家人先到灶房,摆上桌子,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供祀,还烧供纸制的舆马仪从,或用竹蔑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,供灶王爷上天坐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