逃犯

词典解释: táo fàn 1.逃亡的罪犯。 2.谓罪犯逃亡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ㄊㄠˊ ㄈㄢˋ  拼音 táo fàn逃亡以躲避法律制裁的犯人。▶ 如:「經過嚴密周詳的佈署,警察終於將那干一一逮捕歸案。」▶ 《清史稿.卷二五○.吳正治傳》:「請自今有父子窩逃,被人舉發者,治罪,免坐窩隱。」▶ 清.徐珂《清稗類鈔.兵刑類.刺字》:「犯杖罪以下刺臂,再犯者亦刺面。刺左,餘犯刺右。」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4763页 第10卷 796扫描版:「」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1269页

词典名字:

逃犯

词典发音:

táo fàn

国语辞典

逃犯 táofàn

(1) [escaped prisoner]∶逃跑的犯人

(2) [criminal at large;escaped criminal]∶在逃犯(在逃的人犯)的俗称

基本解释

逃犯[ táo fàn ]

⒈  逃亡以躲避法律制裁的犯人。

如:「那些逃犯纵然一时躲过法律的制裁,却要终生受良心的责备。」

英语escaped criminal, fugitive from the law (criminal suspect on the run)​

法语fugitif

引证解释

⒈  逃亡的罪犯。

六部成语注解·刑部》:“获贼过半:逃犯多人,拿获已过其半也。”
周立波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十六:“张班长,派战士跟 郭、白、李 分头出东、南、西门,追捕逃犯 韩凤岐。”
巴人 《莽秀才造反记》第十三章:“逃犯出狱以后,奔往何处,都得一一弄清。”

⒉  谓罪犯逃亡。

蒲松龄 《二月念四日上布政司书》:“甚且一日之间,逃犯至於数起,一忽略则疏失遗咎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逃犯

  • 美国电影。多米尼克·珀塞尔主 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