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侻

词典解释: tōng tuó 1.见"通脱"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ㄊㄨㄥ ㄊㄨㄛ  拼音 tōng tuō豪放不拘,不習禮儀。▶ 《三國志.卷二一.魏書.王粲傳》:「表以粲貌寢而體弱,不甚重也。」▶ 《隋書.卷五八.陸爽傳》:「性滑稽,尤辯俊。舉秀才,為儒林郎。不恃威儀,好為誹諧雜說。」亦作「通脫」。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4898页 第10卷 931扫描版:「」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1304页

词典名字:

通侻

词典发音:

tōng tuì

国语辞典
见"通脱"。
基本解释

通侻[ tōng tuō ]

⒈  豪放不拘,不习礼仪。也作「通脱」。

三国志·卷二一·魏书·王粲传》:「表以粲貌寝体弱通侻,不甚重也。」
《隋书·卷五八·陆爽传》:「性滑稽,尤辩俊。举秀才,为儒林郎。通侻不恃威仪,好为诽谐杂说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通脱”。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