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感

词典解释

也叫“移觉”。修辞手法之一。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、听觉、触觉、嗅觉、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,于是,在写说上当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,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成领会到的乙感觉范围的印象,以造成新奇、精警的表达效果。如有些声音给人“明亮”或“甘甜”的感觉,有些颜色引起“冷”或“暖”的感觉。凭借通感,艺术家可以突破对事物的一般经验的感受,而获得更精深微妙的体会,从而探寻到清新奇异的表现形式。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(宋祁《玉楼春》、“呖呖莺歌溜的圆”《牡丹亭·惊梦》等就是运用通感的名句。

词典名字:

通感

词典发音:

tōng gǎn

国语辞典
1.修辞手法之一。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﹑听觉﹑触觉﹑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,于是,在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,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领会到乙感觉范围的印象,以造成新奇﹑精警的表达效果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修辞手法之一。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、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,于是,在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,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领会到乙感觉范围的印象,以造成新奇、精警的表达效果。

李晓 《继续操练》:“要是你准头太差,点错分类,效果也许更好,内行看了会说你是高手,懂通感什么的。”
祖慰 《婚配概率·凳子上的实验心理学》:“他还能使你产生由视觉转为触觉的通感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通感 (修辞手法)

  • 通感修辞格又叫“移觉”,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,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,将人的听觉、视觉、嗅觉、味觉、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、交错,彼此挪移转换,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,使意象更为活泼、新奇的一种修辞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