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礼

词典解释: tōng lǐ 1.通行的礼仪。 2.指官编颁行的礼书。如清《大清》等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ㄊㄨㄥ ㄌㄧˇ  拼音 tōng lǐ1. 通行的禮節。▶ 《漢書.卷二五.郊祀志下》:「蓋聞天子尊事天地,修祀山川,古今通禮也。」2. 一種古代風俗。每逢初一、十五這兩天,親姻之間彼此送禮應酬、互相問候。3. 記述一代通行典禮的書,由國家編訂頒行。▶ 《舊五代史.卷一一八.周書.世宗本紀》:「十一月丁未朔,詔翰林學士竇儼,集文學之士,撰集大周通禮、大周正樂。」

词典名字:

通礼

词典发音:

tōng lǐ

国语辞典

通礼 tōnglǐ

[common etiquette] 普遍使用的礼节

基本解释

通礼[ tōng lǐ ]

⒈  通行的礼节。

《汉书·卷二五·郊祀志下》:「盖闻天子尊事天地,修祀山川,古今通礼也。」

⒉  一种古代风俗。每逢初一、十五这两天,亲姻之间彼此送礼应酬、互相问候。

⒊  记述一代通行典礼的书,由国家编订颁行。

《旧五代史·卷一一八·周书·世宗本纪》:「十一月丁未朔,诏翰林学士窦俨,集文学之士,撰集大周通礼、大周正乐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通行的礼仪。

《汉书·郊祀志下》:“盖闻天子尊事天地,修祀山川,古今通礼也。”
苏辙 《乞令两制共议纳后礼札子》:“令太常礼官参考古今典故,著为成式。臣谨案通礼,纳皇后最为喜礼之重。”

⒉  指官编颁行的礼书。如 清 《大清通礼》等。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通礼

  • 祠堂(此章本合在祭礼篇,今以报本反始之心,尊祖敬宗之意,实有家名分之首,所以开业传世之本也。故特著此,冠於篇端,使览者知所以先立乎其大者,而凡後篇所以周旋升降出入向背之曲折,亦有所据以考焉。然古之庙制不见於经,且今士庶人之贱,亦有所不得为者,故特以祠堂名之,而其制度亦多用俗礼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