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籍

词典解释: tōng jí ①姓名录于宫廷门籍,可以进出:得入禁中|高祖嘉之,特许,事有不便于时者,令巨细奏闻。 ②指初做官。意为宫中有了名籍:后,俸去书来,落落大满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ㄊㄨㄥ ㄐㄧˊ  拼音 tōng jí1. 漢制。將記有姓名、年齡、身分的竹片掛在宮門外,經核對相合者,得出入宮門。▶ 《漢書.卷七四.魏相傳》:「光夫人顯及諸女皆長信宮,或夜詔門出入,驕奢放縱,恐寖不制。」2. 進士初及第。▶ 唐.劉禹錫〈酬元九院長自江陵見寄〉詩:「金門真多士,黃紙除書每日聞。」3. 新官通報名籍於朝廷。朝廷中已有他的名籍。▶ 唐.杜甫〈夜雨〉詩:「恨多病,為郎忝薄遊。」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4916页 第10卷 949

词典名字:

通籍

词典发音:

tōng jí

国语辞典

通籍 tōngjí

[be an official;secure official position] 做官。“籍”是二尺长的竹片,上写姓名,年龄,身份等,挂在宫门外,以备出入时查对。“通籍”谓记名于门籍,可以进出宫门。因此后来便称做官为“通籍”。

通籍后。——· 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
基本解释

通籍[ tōng jí ]

⒈  汉制。将记有姓名、年龄、身分的竹片挂在宫门外,经核对相合者,得出入宫门。

《汉书·卷七四·魏相传》:「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,或夜诏门出入,骄奢放纵,恐寖不制。」

⒉  进士初及第。

唐·刘禹锡〈酬元九院长自江陵见寄〉诗:「金门通籍真多士,黄纸除书每日闻。」

⒊  新官通报名籍于朝廷。朝廷中已有他的名籍。

唐·杜甫〈夜雨〉诗:「通籍恨多病,为郎忝薄游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通藉”。

⒉  谓记名于门籍,可以进出宫门。

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“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,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。”
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:“籍者,为二尺竹牒,记其年纪名字物色,县之宫门,案省相应,乃得入也。”
汉 荀悦 《汉纪·元帝纪下》:“房(京房 )荐上弟子 姚平、任良,‘愿以为刺史,臣得通藉殿中为奏事,以防拥隔。’”
《周书·乐运传》:“高祖 嘉之,特许通籍,事有不便於时者,令巨细奏闻。”
夏仁虎 《旧京琐记·宫闱》:“孝钦 晚年有二女友,一为枢臣 荣禄 之妻,一为礼尚 怀塔布 之母,得通籍入禁中,侍谈宴,宫中呼之为福禄寿三星。”

⒊  指初作官。意谓朝中已有了名籍

唐 杜甫 《夜雨》诗:“通籍恨多病,为郎忝薄游。”
《明史·袁洪愈传》:“洪愈 通籍四十餘年,所居不增一椽,出入徒步。”
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九回:“兄弟从通籍到如今,不瞒老哥讲,顶戴换过多次,一顶帽子,却足足戴了三十多年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通籍

  • 通籍,汉语词语,读音是tōng jí,指记名于门籍,可以进出宫门。出自《汉书·魏相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