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口

词典解释: dào kǒu1.路口。 2.管道或洞穴的出口。 3.铁路与道路的平面交叉处。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5032页 第10卷 1065扫描版:「」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269页

词典名字:

道口

词典发音:

dào kǒu

国语辞典

道口 dàokǒu

[crossing;road junction] 铁路轨道、公路与另一条铁路轨道或公路的平面交叉
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路口。

岑参 《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》诗:“火山 六月应更热, 赤亭 道口行人絶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十一回:“柴进 道:‘只是 沧州 道口现今官司张掛榜文;又差两箇军官在那里搜检把住道口。兄长必用从那里经过。’”
萧红 《生死场》二:“马,车,人渐渐消失在道口了!”

⒉  管道或洞穴的出口。

孙犁白洋淀纪事·“”》:“一棵小小的柳树下面,修造避难和斗争的小道口。他把几夜来出的土,匀整的撒到更远的地里去,在洞口,他安好一块四方的小石板。”
《新华月报》1951年第7期:“彻底消除貛洞……跌窝、道口等等的隐患或缺陷。”

⒊  铁路与道路的平面交叉处。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道口

  • 铁路道口,在台湾及港澳称为平交道,是道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,而没有高架桥或隧道。早期的铁路道口有人值守,当火车将通过时,看守挥动红旗或红灯示意所有车辆和行人停止,并使车辆和行人离开轨道。后来,引入了手动或电子的栏杆以挡住公路。栏杆用于阻拦任何车辆和行人闯入铁路。在铁路的早期,许多车辆都是畜力车,因此有必要设立真正的障碍。而现代除了车辆和行人流量大的铁路道口仍有人看守外,大多已自动化运作而无人看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