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品质

词典解释

简称“品德”。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征。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意识和行为中的体现,因而是个性道德面貌的标志。由道德认识、道德情感、道德意志、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。根据品质的优劣可分为德性与恶习。它通过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、宣传和教育的影响、以及个人的道德行为习惯逐渐形成。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。它的具体内容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。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要求的道德品质,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,以集体主义为原则,以爱祖国、爱人民、爱劳动、爱科学、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。

词典名字:

道德品质

词典发音:

dào dé pǐn zhì

国语辞典
也称“德性”,简称“品德”。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、一贯的特点和倾向。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。由道德信念、道德认识、道德情感、道德意志等因素构成。在中国社会主义时期,最高尚的、最能体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道德品质

  • 道德,指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。不同的对错标准是特定生产能力、生产关系和生活形态下自然形成的。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。只涉及个人、个人之间、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的道德,称私德;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,称为社会公德。
  • 道德相对主义者认为,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:虽然人类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,但是在不同的时代,不同的社会,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;不同的文化中,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、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;同样一种道德,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、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