遮箭牌

词典解释: zhē jiàn pái 1.挡箭牌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ㄓㄜ ㄐㄧㄢˋ ㄆㄞˊ  拼音 zhē jiàn pái遮擋飛箭的盾牌。▶ 《三國演義.第三○回》:「十日之內,築成土山五十餘座,上立高櫓,分撥弓弩手於其上射箭。曹軍大懼,皆頂著守禦。」亦稱為「擋箭牌」。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5125页 第10卷 1158

词典名字:

遮箭牌

词典发音:

zhē jiàn pái

国语辞典
挡箭牌。
基本解释

遮箭牌[ zhē jiàn pái ]

⒈  遮挡飞箭的盾牌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三〇回》:「十日之内,筑成土山五十余座,上立高橹分拨弓弩手于其上射箭。曹军大惧,皆顶著遮箭牌守御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挡箭牌。

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二:“弓弩如何近傍铁棒浑如遮箭牌。”
三国演义》第七回:“从辰时擂鼓,直至巳时, 绍 军不进。 麴义 令弓手皆伏於遮箭牌下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遮箭牌

  • 遮箭牌出自于金朝 董解元的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二中的词,意思是挡箭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