邑子

词典解释: yì zǐ 1.同邑的人;同乡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ㄧˋ ㄗˇ  拼音 yì zǐ同縣的人。▶ 《漢書.卷六四上.朱買臣傳》:「會嚴助貴幸,薦買臣。」▶ 《後漢書.卷一七.馮異傳》:「異因薦銚期、叔壽、段建、左隆等,光武皆以為掾史,從至洛陽。」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4544页 第10卷 577

词典名字:

邑子

词典发音:

yì zi

国语辞典
同邑的人;同乡。
基本解释

邑子[ yì zǐ ]

⒈  同县的人。

《汉书·卷六四上·朱买臣传》:「会邑子严助贵幸,荐买臣。」
后汉书·卷一七·冯异传》:「异因荐邑子铫期、叔寿、段建、左隆等,光武皆以为掾史,从至洛阳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同邑的人;同乡。

《史记·张耳陈馀列传》:“臣之邑子,素知之。”
杜甫 《大觉高僧兰若》诗:“飞锡去年啼邑子,献花何日许门徒。”
宋 叶适 《叶君宗儒墓志铭》:“故人邑子,常候门下。”
清 方文 《李仙亭》诗:“闻有石亭名尚在,重来邑子意偏亲。”
自注:“邑子,《汉书·疏广传》谓同邑子也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邑子

  • 邑子,读音yì zǐ,汉语词语,指同邑的人;同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