邪念

词典解释: xié niàn 1.不正当的念头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ㄒㄧㄝˊ ㄋㄧㄢˋ  拼音 xié niàn相反詞: 正念不正當的念頭。▶ 如:「在公共場所,財不露白,免得引起歹徒的。」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4557页 第10卷 590扫描版:「」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第1440页

词典名字:

邪念

词典发音:

xié niàn

国语辞典

邪念 xiéniàn

[wicked idea;evil thought] 坏念头,不正当念头

基本解释

邪念[ xié niàn ]

⒈  不正当的念头。

如:「从小父母亲就教导我们,心胸必须坦荡不能有半点邪念。」

正念

英语wicked idea, evil thought, evil desire

德语übler Gedanke, böse und gemeine Idee (V)​

法语mauvaise pensée

引证解释

⒈  不正当的念头。

云笈七籤》卷九八:“心坚志静,固无邪念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五:“提控如常相处,并不曾起一毫邪念,説一句戏语。”
纪昀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四》:“心地朴诚,即狐不敢近。知为妖魅所惑者,皆邪念先萌耳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邪念

  • 邪念是在《霹雳布袋戏》中登场的虚拟人物,死神四关,心猿意马是谓邪念。脸上满布凹陷的鬼脸,能影响他人心绪,陷入极度的悲伤低潮,万念俱灰,最后走上自我了断一途,摩诃准、拜江山皆因之而亡,就连不二做也险些遇害,防不胜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