邹容

词典解释: zōu róng(1885-1905) :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。四川巴县(今属重庆市)人。1902年留学日本,参加反清活动。次年回国,在上海写成《革命军》,宣传革命,号召推翻清朝统治,建立中华共和国。苏报案发生后,被判刑。后病死狱中,年仅二十岁。有《文集》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ㄗㄡ ㄖㄨㄥˊ  拼音 zōu róng人名。(西元1885~1905)原名紹陶,字慰丹,四川巴縣人。清末留學日本,回國後加入章炳麟等組成的愛國學社,力倡革命抗清,著《革命軍》一書歷數滿人腐敗罪狀,宣揚民主,號召國人革命。後因常在蘇報發表文章攻訐清廷,與章炳麟等同遭拘禁,兩年後死於上海租界獄中。

词典名字:

邹容

词典发音:

zōu róng

国语辞典
(1885-1905)近代民主革命烈士。四川巴县(今属重庆市)人。1902年留学日本,参加反清活动。次年回国,在上海写成《革命军》,宣传革命,号召推翻清朝统治,建立中华共和国。苏报案发生后,被判刑。后病死狱中,年仅二十岁。有《邹容文集》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邹容 (清末民主革命人士)

  • 邹容(1885年—1905年),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,原名桂文,又名威丹蔚丹绍陶,留学日本时改名邹容。四川巴县人(今重庆市),出生在一个商业资本家家庭。应巴县童子试,因愤于考题生僻而罢考,从此厌恶科举八股。从父命入重庆经书书院,因蔑视旧学而被开除。后逐渐向往维新变法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,赴成都投考留日官费生,因思想倾向维新,临行时被取消资格,遂决计自费赴日留学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秋,到达东京,入同文书院。始撰《革命军》初稿。
  • 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四月返回上海,住入爱国学社,结识章太炎,结为莫逆之交。这时,恰逢拒俄运动发生。他两次在张园拒俄集会上演讲,签名加入拒俄义勇队。5月,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同盟会。在此期间,《革命军》由上海大同书局印行,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,请章太炎作序。《苏报》案发生后,于7月1日至巡捕房投案,被囚于租界监狱。邹容被租界当局判监禁两年,折磨致病。1905年4月3日死于狱中。1912年3月29日,经孙中山批准,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为大将军。遗著辑有《邹容文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