郡斋读书志

词典解释

全称《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》。书目名。南宋晁公武撰。传世有两种宋刊本,内容互有不同。四卷本初刻于袁州,通称袁本;二十卷本初刻于衢州,通称衢本。清末王先谦合校袁、衢两本为一本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附有提要的私家书目。其收录的书多已失传,仅赖此目得以考见大概。

词典名字:

郡斋读书志

词典发音:

jùn zhāi dú shū zhì

国语辞典
书目名。南宋晁公武撰。共收书一千四百余部,每一书目之后有解题。是中国现存最古的一部私人藏书目录。传世有“袁州本”和“衢州本”两种版本,均刊印于1250年,但内容互有不同。清末王先谦合校袁、衢两本为一本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郡斋读书志

  • 理宗淳祐九年(1249)游钧在衢州(今属浙江省)重刊二十卷本,后称衢本。同年,黎安朝在袁州(今江西宜春)重刊四卷本,又刻了赵希弁续撰的《读书附志》一卷。次年,并刻赵希弁据衢本摘编而成的《读书后志》二卷和《二本考异》。与《读书后志》相对,先前的四卷本被称作《前志》。《前志》、《附志》、《后志》合为七卷,后称袁本。自此,《郡斋读书志》在流传中形成衢本和袁本两个版本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