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守敬

词典解释: guō shǒu jìng(1231-1316) : 元代天文学家、水利学家和数学家。字若思,顺德邢台(今属河北)人。曾任都水监、提调通惠河漕运事、太史令、昭文馆大学士兼知太史院事等。精通水利和历算。为编历,创制和改进简仪、仰仪、高表、景符等天文观测仪器;重新测定黄赤道交角;提出三次内插法和球面直角三角形解法;与王恂、许衡等编制《授时历》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ㄍㄨㄛ ㄕㄡˇ ㄐㄧㄥˋ  拼音 guō shǒu jìng人名。字若思,生卒年不詳。元朝天文學家。巧思絕人,世祖召見,授提舉諸路河渠;復受命治曆,作授時曆,該曆即按萬年曆系統,進一步發展而成;至元十六年,又建成欽天監天文臺,遷昭文館大學士,延祐中卒。

词典名字:

郭守敬

词典发音:

guō shǒu jìng

国语辞典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郭守敬 (元代科学家)

  • 郭守敬(1231年-1316年),字若思,汉族,顺德府邢台县(今河北邢台市邢台县)人。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、水利工程专家。早年师从刘秉忠、张文谦,官至太史令、昭文馆大学士、知太史院事,世称“郭太史”。元仁宗延祐三年(1316年),郭守敬逝世,享年八十六岁。著有《推步》、《立成》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。
  • 郭守敬在天文、历法、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。他自至元十三年(1276年)起,奉命修订新历法,历时四年,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《授时历》,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。为修订历法,郭守敬还改制、发明了简仪、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。
  • 至元元年(1264年),郭守敬奉命修浚西夏境内的古渠,更立闸堰,使当地农田得到灌溉。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,郭守敬任都水监,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,耗时一年,完成了全部工程,定名通惠河,发展了南北交通和漕运事业。
  • 1970年,国际天文学会以郭守敬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“郭守敬环形山”。1977年3月,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“郭守敬小行星”。
  • 概述内图片来源:蒋兆和绘郭守敬画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