鄱阳

词典解释


郡名。东汉建安十五年(公元210年)孙权分豫章郡置。治鄱阳(今波阳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鄱阳湖东岸、进贤以东及信江、乐安江流域(婺源除外)。晋移治广晋(今波阳北),南朝齐复治鄱阳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。大业及唐天宝、至德时又曾改饶州为鄱阳郡。
旧县名。秦番县,西汉改名番阳,东汉始作鄱阳。治今江西波阳东。三国吴移今波阳。南朝齐、梁、陈为鄱阳郡治所;梁、陈并为吴州治所。隋唐以后又先后为饶州、鄱阳郡、饶州路、饶州府治所。1957年改名波阳。
镇名。在江西省东北部。波阳县人民政府驻地。为鄱江流域及鄱阳湖沿岸的物资集散与交通中心。有电机、机械、造船、建材等厂。名胜古迹有芝山、永福塔。土地革命时期,为中共赣东北特委所在地。

词典名字:

鄱阳

词典发音:

pó yáng

国语辞典
1.地名。春秋楚番邑,秦置番县,汉改鄱阳县。今改波阳县,在江西省东北部。 2.指鄱阳湖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地名。 春秋 楚 番 邑, 秦 置 番县,汉 改 鄱阳县。今改 波阳县,在 江西省 东北部。 《史记·楚世家》“吴 復伐 楚,取 番” 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《括地志》:“饶州 鄱阳县,春秋 时为 楚 东境, 秦 为 番县,属 九江郡。

汉 为 鄱阳县 也。”
文选·左思吴都赋>》:“鄱阳 暴謔,中酒而作。”
刘逵 注:“鄱阳 人俗暴急。”
李梦阳豆莝行》:“鄱阳 十日路断截, 庐山 百姓啼寒饿。”

⒉  指 鄱阳湖。

明 徐祯卿 《彭蠡》诗:“茫茫 彭 蠡 口,隐隐 鄱阳 岑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