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语辞典
◎ 酋长 qiúzhǎng
(1) [headman]∶原始社会(如氏族、部落或村落)的小首领或低级首领
(2) [malik]∶印度次大陆部分地区的首长或领袖(如在一个村庄)
(3) [kaid]∶北部非洲的部落首长或领袖
(4) [induna]∶非洲人部落尤其是祖鲁人部落的首领或领袖
基本解释
酋长[ qiú zhǎng ]
⒈ 部落的领袖。
引《三国演义·第八八回》:「众酋长再三哀告,方才免死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四三回》:「野羊塘将军大战,歌舞地酋长劫营。」
英语headman (of primitive people), tribal chief, used as translation for foreign leaders, e.g. Indian Rajah or Arab Sheik or Emir
德语Emir; Scheich (S), Stammeshäuptling
法语chef de tribu, émir
引证解释
⒈ 盗贼的首领。
引《汉书·张敞传》:“求问 长安 父老,偷盗酋长数人。”
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:“酋长,帅。”
⒉ 部落的首领。
引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称谓》:“至如 元氏(元魏 )起於边朔,其君乃一部之酋长耳。”
清 黄遵宪 《香港感怀》诗之三:“酋长虬髯客,豪商碧眼胡。”
周而复 《印第安人》:“印第安 人热烈地欢迎了他,并且拜他为托盖,就是最高统帅的意思,也就是酋长的酋长。”
网络解释
酋长 (人类领袖)
酋长是一个部落的首领。酋长制度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广大地区比较普遍,尤其盛行在广大偏远、落后的地区。据考察,酋长制度最初是从原始的氏族制度发展演变而来的。非洲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逐渐过度时,大大小小的酋长土邦和酋长制度便慢慢在氏族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。无论是过去和今天,酋长制度在非洲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