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复

词典解释

1.同样的东西再次出现;按原来的样子再次做

2.再一次或反复说或做

1.亦作“重复”。谓相同的事物又一次出现。

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至 元始 中,徵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,各令记字於庭中。 扬雄 取其有用者以作《训纂篇》,顺续《苍頡》,又易《苍頡》中重復之字,凡八十九章。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摸拟》:“夫上书其字,而下復曰字,岂是事从简易,文去重复者邪?”《元典章·兵部三·站户》:“诚恐其餘路分亦有似此,重复差役,骚扰站户。” 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四章:“‘先不要回来……’她低声重复着。”

2.谓山重水复。

南朝 宋 颜延之 《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》诗:“水国周地嶮,河山信重復。”一本作“重复”。 唐 宋之问 《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》诗:“ 伊 洛 何悠漫,川原信重复。”

3.引申为遥远。

宋 苏舜钦 《送韩三子华还家》诗:“左丞镇 京亳 ,相去路重复,数遣令子来,千里弔荼毒。”参见“山重水复”。

4.重新恢复。

明 黄周星 《垂虹桥新涨歌》:“今年闻説鳩僝功,重復故道濬 吴松 。”

5.见“重復”。

词典名字:

重复

词典发音:

chóng fù

国语辞典

重复 chóngfù

(1) [repeat]∶同样的东西再次出现;按原来的样子再次做

每字有二十余印,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。——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
重复朗读

(2) [duplicate]∶再一次或反复说或做

报纸天天重复老消息

基本解释

重复[ chóng fù ]

⒈  事物反复相同。

《北史·卷三三·李孝伯传》:「弃产营书,手自删削,卷无重复者四千有余矣。」

反复

⒉  重叠。

南朝齐·谢朓〈酬德赋〉:「龙楼俨而洞开,梁邸焕其重复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重复”。

⒉  谓相同的事物又一次出现。 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至 元始 中,徵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,各令记字於庭中。

扬雄 取其有用者以作《训纂篇》,顺续《苍頡》,又易《苍頡》中重復之字,凡八十九章。”
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摸拟》:“夫上书其字,而下復曰字,岂是事从简易,文去重复者邪?”
《元典章·兵部三·站户》:“诚恐其餘路分亦有似此,重复差役,骚扰站户。”
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四章:“‘先不要回来……’她低声重复着。”

⒊  谓山重水复

南朝 宋 颜延之 《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》诗:“水国周地嶮,河山信重復。”
一本作“重复”。 唐 宋之问 《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》诗:“伊 洛 何悠漫,川原信重复。”

⒋  引申为遥远。参见“山重水复”。

苏舜钦 《送韩三子华还家》诗:“左丞镇 京亳,相去路重复,数遣令子来,千里弔荼毒。”

⒌  重新恢复。见“重復”。

明 黄周星 《垂虹桥新涨歌》:“今年闻説鳩僝功,重復故道濬 吴松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重复 (汉语词语)

  • 重复是一个汉语词汇,读音为chóng fù,意思是同样的东西再次出现;按原来的样子再次做;再一次或反复说或做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等均有相关记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