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寄

词典解释: zhòng jì 1.重大的托付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ㄓㄨㄥˋ ㄐㄧˋ  拼音 zhòng jì重大的付託。▶ 《魏書.卷七七.高崇傳》:「明公荷國,宜使天下知法。」▶ 唐.張籍〈送令狐尚書赴東都留守〉詩:「朝廷在關東,共說從前選上公。」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4355页 第10卷 388

词典名字:

重寄

词典发音:

zhòng jì

国语辞典
重大的托付。
基本解释

重寄[ zhòng jì ]

⒈  重大的付托

《魏书·卷七七·高崇传》:「明公荷国重寄,宜使天下知法。」
唐·张籍〈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〉诗:「朝廷重寄在关东,共说从前选上公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重大的托付。

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盛德不报,重寄不归。”
宋 张元干 《满庭芳·为赵西外寿》词:“丝纶,膺重寄,遥防迁美,本镇恩隆。”
钱谦益 《陕西布政使司右参议贾鸿洙授朝议大夫制》:“属有甄陞,俾当重寄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重寄

  • 重寄:白居易诗
  • 重寄:汉语词语
  • 重寄 (汉语词语)

  • 【拼音】zhòng jì
  • 【注音】ㄓㄨㄙˋ ㄐㄧˋ
  • 重大的托付。
  • 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盛德不报,重寄不归。”
  • 宋张元干《满庭芳·为赵西外寿》词:“丝纶,膺重寄,遥防迁美,本镇恩隆。”
  • 明 朝鲜李民宬《敬亭先生续集·朝天录》:“(袁可立)付批牌有曰:‘看得废立之事,二百年来所未有者,一朝传闻,岂不骇异。封疆重寄,行文防愼,此自事理当然。而今观来文,乃悉颠末。效顺之诚,既不异于畴昔。优待之礼,应不减于从前。一切款宴,犒赏夫马等项,已移檄促办矣。合行谕知云云。’”
  • 清袁一相《睢阳袁氏(袁可立)家谱序》:“余(袁一相)少小寡学,谬膺制藩重寄。每念简书,惟恐有玷家乘。今诵此编,尤当奋励,以光先泽,谨序以梓之。”
  • 清钱谦益《陕西布政使司右参议贾鸿洙授朝议大夫制》:“属有甄升,俾当重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