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宿

词典解释: yě sù 1.在野外过夜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ㄧㄝˇ ㄙㄨˋ  拼音 yě sù露宿野外。▶ 宋.陸游《老學庵筆記.卷四》:「夜疲,則至三日,未厭,則五日或七日,方散歸。」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4378页 第10卷 411

词典名字:

野宿

词典发音:

yě sù

国语辞典
在野外过夜。
基本解释

野宿[ yě sù ]

⒈  露宿野外。

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·卷四》:「夜疲,则野宿至三日,未厌,则五日或七日,方散归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在野外过夜。

陆游老学庵笔记》卷四:“﹝ 辰、沅、靖 州蛮﹞农隙至一二百人为曹,手相握而歌,数人吹笙在前导之……夜疲则野宿,至三日未厌,则五日,或七日,方散归。”
明 范汭 《琴川夜泊怀孙齐之》诗:“野宿次鳧鷖,青青荻笋齐。”
许地山 《集外·狐仙》:“她们到后边去整理帐幕,今晚要在这里野宿咧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野宿

  • 野宿,拼音是yě xiǔ,释义是在野外过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