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葬

词典解释: yě zàng 一种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,将尸体放在荒野树林中给鸟兽吃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ㄧㄝˇ ㄗㄤˋ  拼音 yě zàng一種印度葬法。將死者棄於野林中,任禽獸分食而盡。 扫描版:「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4378页 第10卷 411

词典名字:

野葬

词典发音:

yě zàng

国语辞典
  • 葬俗之一种。将尸体弃于野外树林中,给鸟兽吃。
  • 基本解释

    野葬[ yě zàng ]

    ⒈  一种印度葬法。将死者弃于野林中,任禽兽分食而尽。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葬俗之一种。将尸体弃于野外树林中,给鸟兽吃。

   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印度总述》:“送终殯葬,其仪有三……三曰野葬,弃林饲兽。”

    成语解释
    网络解释

    野葬

  • 野葬又称荒葬,是天葬葬式的一种,多见于偏远牧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