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堤

词典解释

指修筑得很坚固的江河堤塘。(1)西汉时东郡、魏郡、平原郡界内黄河两岸,都有石筑的金堤,高者至四五丈。东汉时自汴口以东,沿河积石,通称金堤。今西起河南卫辉市、滑县,经濮阳、范县、山东阳谷,东至张秋镇东,有古金堤,相传宋所筑,一说东汉王景所修。(2)左思《蜀都赋》“西逾金堤,东越玉津”,指今四川都江堰市都江堰一带岷江的江堤。(3)东晋时桓温主持所筑江堤,在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陵城地东南倾,故缘以金堤,自灵溪始。桓温令陈遵造。”

词典名字:

金堤

词典发音:

jīn dī

国语辞典
见"金堤"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金隄”。 坚固的堤堰。后作为堤堰的美称。

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上》:“媻姗勃窣,上金隄。”
颜师古 注:“言水之隄塘坚如金也。”
南朝 梁 萧统 《锦带书十二月启·无射九月》:“金堤翠柳,带星采而均调。”
宋 柳永 《笛家弄》词:“水嬉舟动,禊饮筵开,银塘似染,金堤如绣。”
钱谦益 《寄督漕张御史》诗之二:“铁瓮 云帆连析木,金堤春水泛桃花。”

⒉  堤名。在今 河南省 滑县 东。

《史记·河渠书》:“孝文 时河决 酸枣,东溃 金隄。”
张守节 正义引《括地志》:“金隄,一名 千里隄,在 白马县 东五里。”

⒊  堤名。指今 四川 灌县 都江堰 一带 岷江 的江堤

《文选·左思<蜀都赋>》:“西踰 金隄,东越 玉津。”
刘逵 注:“金隄 在 岷山 都安县 西,隄有左右口,当 成都 西也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