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彩

词典解释

1.有光彩的金子。

2.犹光彩。

词典名字:

金彩

词典发音:

jīn cǎi

国语辞典
1.有光彩的金子。 2.犹光彩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有光彩的金子。

文选·张衡南都赋>》:“其宝利珍怪,则金彩玉璞,随珠夜光。”
李善 注:“彩,金之彩也。”
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杂书琴事》:“秦 汉 之间,所制琴品多饰以犀王金彩,故有瑶琴緑綺之号。”

⒉  犹光彩。

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十一:“四壁辉煌金彩,中间成一十字甬道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金彩 (制瓷手法)

  • 金彩是指一种采用黄金色釉上彩作为装饰的制瓷手法。古代以金彩装饰瓷器,一般认为是始于宋代,其中尤以定窑金花瓷器最负威名。宋周密《辛酉杂识》续集上卷载:“金花定器,用大蒜汁调金描画,然后入窑,永不复脱。”传世品有黑釉、酱釉金彩定器。明洪武初,景德镇始有金彩瓷器的烧制,清代达于极盛,但其使用金彩的方法却无法与定窑相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