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楼子

词典解释: jīn lóu zǐ 1.南朝梁元帝萧绎在藩时的别号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ㄐㄧㄣ ㄌㄡˊ ˙ㄗ  拼音 jīn lóu zi書名。梁元帝蕭繹撰,原有十卷,十五篇。後散佚,今存六卷,十四篇,輯自《永樂大典》,然亦不全。作者自號金樓子,因以為書名。其書綜括古今,兼資勸戒,所徵引者亦多周、秦古書,非今所及見。

词典名字:

金楼子

词典发音:

jīn lóu zǐ

国语辞典
南朝梁元帝萧绎在藩时的别号。
基本解释

金楼子[ jīn lóu zi ]

⒈  书名。梁元帝萧绎撰,原有十卷,十五篇。后散佚,今存六卷,十四篇,辑自《永乐大典》,然亦不全。作者自号金楼子,因以为书名。其书综括古今兼资劝戒,所征引者亦多周、秦古书,非今所及见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南朝 梁元帝 萧绎 在藩时的别号。

周密齐东野语·书籍之厄》:“杜兼 聚书一万卷, 韦述 蓄书二万卷, 鄴侯 插架三万卷, 金楼子 聚书八万卷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金楼子

  • 梁元帝萧绎撰写的《金楼子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子书,但却不载于《梁书*元帝本纪》.其原因恐有三:一是《金楼子》成书时正遇梁末战乱,姚察撰《梁史》时所据国史旧文本无记载;二是江陵亡陷,《金楼子》被西魏于谨大军掠至长安而入秘阁,姚察不得见;三是姚思廉续补时恐因唐太宗之故,而不得载《金楼子》于《梁书》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