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马

词典解释: jīn mǎ 1.金制的马匹。 2.指门。 3.指汉代国家藏书之所。 4.指朝廷或帝都。 5.借指翰林院。亦指翰林。 6.我国福建省沿海金门﹑马祖两岛的并称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ㄐㄧㄣ ㄇㄚˇ  拼音 jīn mǎ1. 以金鑄成,其狀如馬的珍玩。▶ 《漢書.卷六一.張騫傳》:「天子既好宛馬,聞之甘心,使壯士車令等持千金及金馬以請宛王貳師城善馬。」2. 毛色如金的馬。▶ 《文選.左思.蜀都賦》:「夜啼金馬騁光而絕景,碧雞儵忽而曜儀。」3. 漢代宮門之一。見「金馬門」條。4. 福建省沿海金門、馬祖兩島的合稱。

词典名字:

金马

词典发音:

jīn mǎ

国语辞典
1.金制的马匹。 2.指金马门。 3.指汉代国家藏书之所。 4.指朝廷或帝都。 5.借指翰林院。亦指翰林。 6.我国福建省沿海金门﹑马祖两岛的并称。
基本解释

金马[ jīn mǎ ]

⒈  以金铸成,其状如马的珍玩。

《汉书·卷六一·张骞传》:「天子既好宛马,闻之甘心,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。」

⒉  毛色如金的马。

《文选·左思·蜀都赋》:「夜啼金马骋光而绝景,碧鸡儵忽而曜仪。」

⒊  汉代宫门之一。参见「金马门」条。

⒋  福建省沿海金门、马祖两岛的合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金制的马匹。 《汉书·张骞传》:“天子既好 宛 马,闻之甘心,使壮士 车令 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 宛王 贰师城 善马……﹝ 宛王 ﹞遂不肯予 汉 使。

汉 使怒,妄言,椎金马而去。”

⒉  指 金马门。

《文选·扬雄<解嘲>》:“公孙 创业於 金马,驃骑发跡於 祁连。”
李善 注引 孟康 曰:“公孙弘 对策於 金马门。”
宋 叶适 《题费肃校书遗事》诗:“郤辞 金马 直,归卧 锡山 峯。”
黄宗羲 《与陈介眉庶常书》:“若復使之待詔 金马,魏野 所谓断送老头皮也。”

⒊  指 汉 代国家藏书之所。

汉 班固 《两都赋》序:“内设 金马 石渠 之署,外兴乐府协律之事。”
唐 刘肃 《大唐新语·匡赞》:“圣上好文,书籍之盛事,自古未有…… 前汉 有 金马、石渠,后汉 有 兰臺、东观。”

⒋  指朝廷或帝都。

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诗案》:“自家 章惇 ……鼠钻倖穴,因而位列铜螭;孤假权门,自此威行金马。”
康有为 《和临桂周黻卿翰林有感》:“蹉跎梦金马,感愴泣铜駞。”

⒌  借指翰林院。亦指翰林。参见“金马玉堂”。

宋 徐铉 《柳枝》词:“金马 词臣赋小诗,梨园弟子唱新词。”
何景明 《春雪诸翰林见过》诗之二:“置酒邀金马,开轩对玉珂。”
清 龚自珍 《洞仙歌》:“又七载低颜软尘红,向 金马 词场,讯他荣悴。”

⒍  我国 福建省 沿海 金门、马祖 两岛的并称。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金马 (词语释义)

  • 金马是汉语词汇,拼音jīn mǎ,出自《汉书·张骞传》:“天子既好宛马,闻之甘心,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……﹝宛王﹞遂不肯予汉使。汉使怒,妄言,椎金马而去。”《文选·扬雄〈解嘲〉》:“公孙创业於金马,骠骑发迹於祁连 。”李善注引孟康曰:“ 公孙弘对策於 金马门 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