釜鬲

词典解释

泛指炊器。 鬲,陶制。圆口,三空心足。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﹝ 蔡泽 ﹞之 韩 魏 ,遇夺釜鬲於涂。” 裴駰 集解:“《尔雅》曰:‘款足者谓之鬲。’ 郭璞 曰:‘鼎曲脚。’” 唐 柳宗元 《非国语上·三川震》:“夫釜鬲而爨者,必涌溢蒸鬱以糜百物。” 清 唐甄 《潜书·善施》:“必釜鬲之约,三年不忘,不易其日,不易其物。”

词典名字:

釜鬲

词典发音:

fǔ gé

国语辞典
1.泛指炊器。鬲﹐陶制。圆口﹐三空心足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泛指炊器。鬲,陶制。圆口,三空心足。

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﹝ 蔡泽 ﹞之 韩 魏,遇夺釜鬲於涂。”
裴駰 集解:“《尔雅》曰:‘款足者谓之鬲。’ 郭璞 曰:‘鼎曲脚。’”
柳宗元 《非国语上·三川震》:“夫釜鬲而爨者,必涌溢蒸鬱以糜百物。”
清 唐甄 《潜书·善施》:“必釜鬲之约,三年不忘,不易其日,不易其物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釜鬲

  • fǔ lì ㄈㄨˇ ㄍㄜˊ
  • 釜鬲(陶制炊器)
  • 泛指炊器。鬲,陶制。圆口,三空心足。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﹝ 蔡泽 ﹞之 韩 魏 ,遇夺釜鬲於涂。” 裴駰 集解:“《尔雅》曰:‘款足者谓之鬲。’ 郭璞 曰:‘鼎曲脚。’” 唐 柳宗元 《非国语上·三川震》:“夫釜鬲而爨者,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。” 清 唐甄 《潜书·善施》:“必釜鬲之约,三年不忘,不易其日,不易其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