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眼

词典解释: zhēn yan 1.针鼻。 2.针扎过后留下的小孔。 3.麦粒肿的通称。生长在眼睑边缘或眼睑内的小疖。国语辞典注音 (一)ㄓㄣ ㄧㄢˇ  拼音 zhēn yǎn1. 針上穿線的孔。▶ 如:「針眼這麼小,線根本穿不過去嘛!」 2. 被針刺過所留下的孔。▶ 如:「那塊布飽經拆縫,已是千瘡百孔,滿布針眼了。」(二)ㄓㄣ .ㄧㄢ jhen yån

词典名字:

针眼

词典发音:

zhēn yǎn

国语辞典

针眼 zhēnyǎn

(1) [the eye of a needle]∶针上引线的孔

(2) [pinprick]∶针扎的或如同针扎的小孔

(3) [hordeolum]∶病名。其症眼睑边缘长小疖,初起形如麦粒,微痒微痛,继而炙肿拒按,相当于麦粒肿

基本解释

针眼[ zhēn yǎn ]

⒈  针上穿线的孔。

如:「针眼这么小,线根本穿不过去嘛!」

⒉  被针刺过所留下的孔。

如:「那块布饱经拆缝,已是千疮百孔,满布针眼了。」

针眼[ zhēn yan ]

⒈  病名。由葡萄球菌侵入眼睑皮脂腺所引起,会在眼皮睫毛间长出长形如豆粒的小疙瘩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针鼻

宋 苏轼 《物类相感志·器用》:“针眼割线者,宜用灯烧眼。”
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十四章:“妈!你的心比针眼还小。”

⒉  针扎过后留下的小孔。

⒊  麦粒肿的通称。生长在眼睑边缘或眼睑内的小疖。
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·针眼》:“针眼眼睫豆粒形,轻者洗消脓不成,甚则赤痛脓针愈,破后风侵浮肿生。”
《相声创作集·住医院》:“由打公费医疗一实行,我连个害针眼的时候都没有过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针眼

  • 针眼病,中医病名。是眼科疾病里面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,主要多因内热外毒攻窜上炎导致.其主要特点是胞睑近睑缘部生小疖肿,局部红肿疼痛起硬结,易于溃脓,本病与季节、气候、年龄、性别无关。可单眼或双眼发病,现代医学里面的麦粒肿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