钉螺

词典解释

全称“湖北钉螺”。腹足纲,圆口螺科。壳小,尖圆锥形,高约7毫米,有螺层6~9个。壳面光滑或有粗细的纵肋。生活在杂草丛生的河、湖沿岸和稻田等处,水陆两栖。是日本血吸虫(参见“血吸虫
”)
的中间宿主。消灭钉螺是防治血吸虫病的一个重要环节。

词典名字:

钉螺

词典发音:

dīng luó

国语辞典

钉螺 dīngluó

[oncomelania;snail] 一种锥形的卵生螺。生活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淡水里或陆地上。为传染血吸虫病的媒介
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螺的一种。卵生,螺壳圆锥形。生活在温带亚热带淡水里和陆地上。是传染血吸虫病的媒介。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钉螺

  • 钉螺属软体动物,有雌、雄之分,水陆两栖,由螺壳和软体两部分组成,软体部分的前部为头、颈、足和外套膜,后部是内脏;表面有纵肋者称“肋壳钉螺”,壳长约10毫米,宽约4毫米,生存于湖沼或水网地区;壳面光滑者为“光壳钉螺”,比肋壳钉螺稍小,长、宽分别为6毫米和3毫米,多见于山丘地区。
  • 钉螺是血吸虫的主要中间宿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