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塘江

词典解释: qián táng jiāng 浙江省最大河流。古称浙江。源于安徽南部,在浙江澉浦附近入杭州湾。全长605千米。大部分河段可通航,并与京杭运河沟通。干流上建有新安江水电站,库区有“千岛湖”之称。河口有壮观的钱塘潮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ㄑㄧㄢˊ ㄊㄤˊ ㄐㄧㄤ  拼音 qián táng jiāng河川名。位於浙江省杭州縣城以南的浙江下游,稱為「錢塘江」。江水曲折迴繞,故亦稱為「曲江」。

词典名字:

钱塘江

词典发音:

qián táng jiāng

国语辞典

钱塘江 Qiántáng Jiāng

[Qiantang River] 中国浙江省最大河流,发源于安徽省大尖山岭北麓,经杭州湾注入东海,全长410公里。以雄伟壮观的钱塘潮闻名

基本解释

钱塘江[ qián táng jiāng ]

⒈  河川名。位于浙江省杭州县城以南的浙江下游,称为「钱塘江」。江水曲折回绕,故也称为「曲江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钱唐江”。 浙江 的下游,称 钱塘江。江口呈喇叭状,海潮倒灌,成著名的“钱塘潮”。

《国语·越语上》“三江环之” 三国 吴 韦昭 注:“三江, 吴江、钱唐江、浦阳江。”
崔左夫 《钱塘风雨》:“钱塘江 的江水向上游奔涌着,江面越来越显得宽阔。”
亦省作“钱塘”。 唐 李朝威 《柳毅》:“寡人之爱弟昔为 钱塘 长,今则致政矣。”
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:“初, 张公 之行, 赵元镇 丞相以诗送之云:速宜浄埽妖氛了,来看 钱塘 八月潮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钱塘江

  • 钱塘江,古称浙,全名“浙江”,又名“折江”、“之江”、“罗刹江”,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,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。钱塘江最早见名于《山海经》,因流经古钱塘县(今杭州)而得名,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。
  •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,是宋代两浙路的命名来源,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时的省名来源。以北源新安江起算,河长588.73千米;以南源衢江上游马金溪起算,河长522.22千米。自源头起,流经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,流域面积55058平方公里,经杭州湾注入东海。
  • 钱塘江潮被誉为“天下第一潮”,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,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,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