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荒

词典解释: qián huāng 1.谓钱少不敷流通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ㄑㄧㄢˊ ㄏㄨㄤ  拼音 qián huāng錢少不敷民用。▶ 《宋史.卷三三六.司馬光傳》:「東南錢荒而粒米狼戾,今不糴米而漕錢,棄其有餘,取其所無,農末皆病矣!」

词典名字:

钱荒

词典发音:

qián huāng

国语辞典
1.谓钱少不敷流通。
基本解释

钱荒[ qián huāng ]

⒈  钱少不敷民用。

《宋史·卷三三六·司马光传》:「东南钱荒而粒米狼戾,今不籴米而漕钱,弃其有余,取其所无,农末皆病矣!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钱少不敷流通。

宋 苏轼 《上吕仆射浙西灾伤书》:“去岁恩旨宽减上供额米三分之一,而户部必欲得见钱, 浙中 遂有钱荒之忧。”
《宋史·食货志下二》:“比年公私上下,并苦乏钱,百货不通,人情窘迫,谓之钱荒。”
清 夏燮 《中西纪事·洋药上税》:“出口之例禁者如铜钱、米穀、豆石之等,约内所载,悉宽其禁,以致昔日银荒,今日钱荒,两受其敝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钱荒

  • 钱荒,指的是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。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自2010年底以来,第三次攀上如此高位,随着货币政策不断加大紧缩力度。
  • “钱荒”从银行体系内萌生、在资本市场被放大,而利率市场“冰火两重天”的现状则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。2013年6月,大型商业银行加入借钱大军,隔夜头寸拆借利率一下子飙升578个基点,达到13.44%,与此同时,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大涨,“钱荒”进一步升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