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塔

词典解释: tiě tǎ 在河南省开封市内东北角。建于1049年。因塔建在开宝寺内,称“开宝寺塔”,明代改“?国寺塔”。八角十三层,高55?08米。为铁色琉璃砖塔,远望似铁铸,故名。是国内现存琉璃塔中最高的一座。现已辟为公园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ㄊㄧㄝˇ ㄊㄚˇ  拼音 tiě tǎ1. 鋼鐵建造的高塔。可供人遊覽或架設高壓電線。▶ 如:「巴黎鐵塔」。2. 形容強壯高大的樣子。▶ 如:「黝黑的面龐,高壯的軀體,像一座鐵塔般站在我的面前。」

词典名字:

铁塔

词典发音:

tiě tǎ

国语辞典

铁塔 tiětǎ

(1) [iron tower;iron pagoda]∶用钢铁材料建成的高塔;铁色釉砖砌成的塔

(2) [pylon;transmission tower]∶用来架设高压输电线的塔状铁架子

基本解释

铁塔[ tiě tǎ ]

⒈  钢铁建造的高塔。可供人游览或架设高压电线。

如:「巴黎铁塔」。

⒉  形容强壮高大的样子。

如:「黝黑面庞高壮的躯体,像一座铁塔般站在我的面前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用铁铸造的宝塔

周必大二老堂杂志·记金陵登览》:“城中 铁塔寺 闻有二铁塔,甚奇, 元懿太子 殯堂在焉,不可入。”
明 袁中道 《东游记》二九:“甘露寺,乃 唐 寳历 中 李卫公 建……所存者惟 卫公 铁塔,及 米元璋 净名斋 耳。”

⒉  用铁色琉璃砖造成的宝塔。远望如铁铸,因称。如 河南 开封 城内东北角的铁塔,建于 宋仁宗 皇祐 年间,八角十三层,高54.6米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。

⒊  架设高压输电线的铁架子。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铁塔 (开封铁塔)

  • 铁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北门大街铁塔公园的东半部,是园内重要的文物,也是主要的景点,始建于公元1049年(北宋皇祐元年),是1961年中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,素有“天下第一塔”之称。铁塔高55.88米,八角十三层,因此地曾为开宝寺,又称“开宝寺塔”,又因遍体通彻褐色琉璃砖,混似铁铸,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“铁塔”,在900多年中,历经了37次地震,18次大风,15次水患,而巍然屹立。
  • 铁塔 (词语概念)

  • 铁塔,指用钢铁材料建成的高塔;铁色釉砖砌成的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