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树

词典解释: tiě shù又称“苏铁”。裸子植物门,苏铁科。常绿乔木。通常高1~4米,热带地区可高达20米。羽状复叶大而坚挺,丛生茎顶。雌雄异株。原产热带地区,中国南方已普遍栽培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ㄊㄧㄝˇ ㄕㄨˋ  拼音 tiě shù蘇鐵的別名。見「蘇鐵」條。

词典名字:

铁树

词典发音:

tiě shù

国语辞典

铁树 tiěshù

(1) [sago]∶即“苏铁”。一种常绿乔木,叶集生茎顶,花顶生,种子可食,茎髓可采淀粉

(2) [fruticose dracaena]∶朱蕉( Cordyline fruticosa )的别称。直立灌木,叶聚生茎顶,圆锥花序生于分枝顶端

基本解释

铁树[ tiě shù ]

⒈  苏铁的别名。参见「苏铁」条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植物名。一种叶似香蒲而呈紫色的树。产于 广东

宋 杨万里 《岁朝发石塔寺》诗:“佛桑解吐四时艷,铁树还如九节蒲。”
自注:“又有小木名铁树,叶似蒻而紫,干似密节菖蒲。”

⒉  植物名。苏铁的通称。一种常绿乔木。叶聚生于茎的顶端,花不常开。

宋 黄庭坚 《采桑子·赠黄中行》词:“西邻三弄秋月邀勒春回,箇里声催,铁树枝头花也开。”
王西彦 《古屋》第一部四:“那里除了那一株并未开花的木笔花以外,只有一丛稚竹,几盆菊花,和几株栽在石砌的土围子里面的焦红色的小铁树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铁树 (观赏植物)

  • 铁树(拉丁学名Cycas revoluta Thunb)学名苏铁,是一种裸子植物,别名是避火蕉、凤尾蕉、凤尾松、凤尾草, 是苏铁科、苏铁属植物,分布在亚洲东部及东南部、大洋洲及马达加斯加等热带、亚热带地区。
  • 铁树 (汉语词语)

  • 苏铁。俗称:铁树,别名:辟火蕉、凤尾蕉、凤尾松、凤尾草,拉丁文名:Cycas revoluta Thunb. 苏铁科、苏铁属, 一说是因其木质密度大,入水即沉,沉重如铁而得名;另一说因其生长需要大量铁元素,故而名之。又名凤尾蕉、避火蕉、凤尾松,多种植在南方,现广泛分布于中国、日本、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。苏铁最为出名的是其开花,被称之为“铁树开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