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面

词典解释: tiě miàn 1.古代作战时用以自卫的铁制面具。 2.黑脸。 3.喻指刚直无私的人。 4.比喻刚直﹑不徇私情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ㄊㄧㄝˇ ㄇㄧㄢˋ  拼音 tiě miàn1. 鐵製的面具。▶ 《南史.卷八○.賊臣傳.侯景傳》:「見賊軍皆著鐵面,遂棄軍走。」2. 喻人剛強正直。▶ 如:「鐵面無私」、「鐵面無情」。

词典名字:

铁面

词典发音:

tiě miàn

国语辞典
1.古代作战时用以自卫的铁制面具。 2.黑脸。 3.喻指刚直无私的人。 4.比喻刚直﹑不徇私情。
基本解释

铁面[ tiě miàn ]

⒈  铁制的面具。

《南史·卷八〇·贼臣传·侯景传》:「见贼军皆著铁面,遂弃军走。」

⒉  喻人刚强正直。

如:「铁面无私」、「铁面无情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作战时用以自卫的铁制面具。

《晋书·朱伺传》:“夏口 之战, 伺 用铁面自卫,以弩的射贼大帅数人。”
南史·贼臣传·侯景》:“见贼军皆著铁面,遂弃军走。”
《北齐书·神武帝纪下》:“西魏 晋州 刺史 韦孝宽 守 玉璧,城中出铁面, 神武 使 元盗 射之,每中其目。”

⒉  黑脸。

宋 苏轼 《真兴寺阁》诗:“当年 王中令,斫木南山赬。写真留阁下,铁面眼有稜。”

⒊  喻指刚直无私的人。

无名氏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则除是 包龙图,那个铁面没人情。”

⒋  比喻刚直、不徇私情。参见“铁面御史”。

清 方文 《送马倩若令阳江》诗:“君家柱后惠文冠,铁面霜威草木寒。”
原注:“倩若 祖 蓼初 公曾为御史,劾权相。”
《黑籍冤魂》第四回:“不料这 林大人 竟是铁面无情,一些贿赂也不能搞。”
郭沫若 《海涛集·我是中国人》:“这本是很看得起我,这样的条件在当时也可算是相当公平,但我由于自己的洁癖,铁面拒绝了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铁面 (古代作战时用以自卫的铁制面具)

  • (1)古时作战时自卫的铁制面具。《晋书·朱伺传》:“夏口之战,伺用铁面自卫。”(2)指不畏权势,不徇私情。《宋史·赵抃传》:“京师目为铁面御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