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骑

词典解释: tiě qí 身披铠甲的骑兵:成?群|无辜百姓遭敌军蹂躏。国语辞典注音 ㄊㄧㄝˇ ㄐㄧˋ  拼音 tiě jì披甲的戰馬。形容精銳強悍的騎兵。▶ 《後漢書.卷七三.公孫瓚傳》:「且厲五千鐵騎於北隰之中,起火為應。」▶ 唐.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銀瓶乍破水漿迸,鐵騎突出刀槍鳴。」亦稱為「鐵馬」。

词典名字:

铁骑

词典发音:

tiě qí

国语辞典

铁骑 tiěqí

[armored horses;crack cavalry] [古]∶披铁甲的战马,借指精锐的骑兵

铁骑突出刀枪鸣。——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
如刀剑铁骑。——· 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
基本解释

铁骑[ tiě jì ]

⒈  披甲的战马。形容精锐强悍的骑兵。

《后汉书·卷七三·公孙瓒传》:「且厉五千铁骑于北隰之中,起火为应。」
唐·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银瓶乍破水浆迸,铁骑突出刀枪鸣。」

引证解释

⒈  披挂铁甲的战马。

唐 戎昱 《从军行》:“半酣秋风起,铁骑门前嘶。”
前蜀 韦庄 《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》:“晨趋鸣铁骑,夜舞挹琼觴。”
陈毅 《泗宿道中》诗:“半规残月照,铁骑送长征。”

⒉  借指精锐的骑兵。

后汉书·公孙瓒传》:“且厉五千铁骑於北隰之中,起火为应。”
元 迺贤 《答禄将军射虎行》:“将军部曲瀚海东,三千铁骑精且雄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铁骑 (古代军事战争中骑兵的一种)

  • “铁骑”一词源自古代军事领域,是古代军事战争中骑兵的一种,属重型兵种,又称重骑兵,是古代战争中威力巨大的力量之一。读音,为tiě qí。
  • 骑的读音应该读qí。
  • 1985年以前,有两个读音。骑,动词,如骑马。jì,名词,如单骑,胡骑。
  • 1985年国家语委颁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,废jì,统读qí。 应该读qí,原因如下:
  • 1、骑:其中一个义项指骑的马,泛指人乘坐的动物,符合坐骑意。 2、现代汉语中,只有qí的读音,已经没有jì的读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