铸印

词典解释

制作金属印章的方法。一般先雕刻蜡模,外面用泥作范,熔金属注入泥范而成。故也有将铸印称为“拨蜡”的。古代铸印,有些只铸印坯,然后刻凿印文;也有印坯及印文连同浇铸的。这类印文,精巧工整,别具一格,为后世篆刻家所取法。

词典名字:

铸印

词典发音:

zhù yìn

国语辞典
1.铸造官印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三一引锺离岫《会稽后贤传》﹕"孔愉字敬康﹐尝至吴兴余不亭﹐见人笼于路﹐愉求买而放于溪中。行至水﹐反顾视愉。及封此亭而铸印﹐首回屈﹐三铸不正﹐有似昔之顾。灵德感应如此。"因用为咏龟之典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铸造官印

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三一引 锺离岫 《会稽后贤传》:“孔愉 字 敬康,尝至 吴兴 餘不亭,见人笼龟於路, 愉 求买而放於溪中。龟行至水,反顾视 愉。及封此亭而铸印,龟首廻屈,三铸不正有似昔龟之顾。灵德感应如此。”
因用为咏龟之典。 唐 李群玉 《龟》诗:“冠山期不小,铸印事寧虚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铸印

  • 铸印,是指制作金属印章的方法。也指刻印的一种艺术风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