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趫

词典解释

亦作“长蹻”。即高跷。杂技的一种。用双木续足,踏舞为乐。《魏书·乐志》:“六年冬,詔太乐、总章、鼓吹,增修杂伎,造五兵……长趫、缘橦、跳丸、五案,以备百戏。”《旧唐书·音乐志二》:“ 梁 有长蹻伎、掷倒伎、跳剑伎、吞剑伎,今并存。”

词典名字:

长趫

词典发音:

cháng qiáo

国语辞典
1.亦作"长蹺"。 2.即高跷。杂技的一种。用双木续足﹐踏舞为乐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长蹻”。即高跷。杂技的一种。用双木续足,踏舞为乐。

《魏书·乐志》:“六年冬,詔太乐总章、鼓吹,增修杂伎,造五兵……长趫、缘橦跳丸五案,以备百戏。”
《旧唐书·音乐志二》:“梁 有长蹻伎、掷倒伎、跳剑伎、吞剑伎,今并存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长趫

  • 长趫是一个汉语词汇,杂技的一种。用双木续足﹐踏舞为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