闭门羹

词典解释

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。

1.【解释】: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。

2.【出自】:唐·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卷一:“下列不相见,以闭门羹待之。”

3.【示例】:一次不见,第二次再去,谁知三番五次饱尝~。 ◎高阳《清宫外史》上册

4.【语法】:偏正式;作宾语;含贬义

词典名字:

闭门羹

词典发音:

bì mén gēng

国语辞典

闭门羹 bìméngēng

[close the door on sb.; deny sb. entrance;denial of entrance] 主人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

基本解释

闭门羹[ bì mén gēng ]

⒈  古时妓女拒绝客人进门,仅作羹待客而不与之相见。唐·冯贽后比喻为拒客的意思。

《云仙杂记·卷一·迷香洞》:「史凤,宣城妓也,待客以等差。甚异者有迷香洞、神鸡枕、锁莲灯,次则交红被、传香枕、八分羊。下列不相见,以闭门羹待之。」

如:「下次他敢再来,我就给他闭门羹吃!」
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仅作羹待客不与相见。后指拒客进门,不与相见。

唐 冯贽 《云仙杂记·迷香洞》:“史凤,宣城 妓也。待客以等差……下列不相见,以闭门羹待之。”
清 二石生 《十洲春语·品艳》:“不见者三年,拟重访之,恐其效闭门羹故事。”
《小说月报》1981年第1期:“小邹 准是吃过几次闭门羹,当然不来了。”

⒉  泛指对某事拒绝商谈

郭沫若洪波曲》第一章五:“他说 广州 的报刊实在太多了,应该取缔一下才行。这样,先给我一杯闭门羹,使我连开口的余地都没有了。”

成语解释

闭门羹

【解释】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。

【出处】唐·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卷一:“下列不相见,以闭门羹待之。”

【示例】一次不见,第二次再去,谁知三番五次饱尝~。 ◎高阳《清宫外史》上册

【语法】偏正式;作宾语;含贬义

网络解释

闭门羹

  • 闭门羹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bì mén gēng,指主人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