闹花灯

词典解释

民间风俗。 农历正月十五,张灯结彩,欢度元宵节。 阮章竞 《漳河水》诗:“迎新年,接新春,准备十五闹花灯,街口都搭起彩楼门。”

词典名字:

闹花灯

词典发音:

nào huā dēng

国语辞典
  • 民间风俗。农历正月十五,张灯结彩,欢度元宵节。
  • 基本解释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民间风俗。农历正月十五,张灯结彩,欢度元宵节。

    阮章竞 《漳河水》诗:“迎新年,接新春准备十五闹花灯,街口都搭起彩楼门。”

    成语解释
    网络解释

    闹花灯 (民俗节日)

  •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,始于西汉,兴盛于隋唐。隋唐以后,历代灯火之风盛行,并沿袭传于后世。而正月十五,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。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“灯节”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,镇中,这些居民集中地,繁华热闹区,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,满街挂满灯笼,到处花团锦簇,灯光摇曳,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。正月十五的“观灯”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,在正月十五晚上,街头巷尾,红灯高挂,有宫灯,兽头灯,走马灯,花卉灯,鸟禽灯等等,吸引着观灯的群众。太原一带,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。太谷的灯,以品种繁多、制作精巧、外观引人出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