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康

词典解释

市名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中部、准噶尔盆地南部。清初设阜康堡,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改阜康县。1992年改设市。人口14.5万(城镇7.2万,1996年)。煤炭资源丰富。工业有食品加工、建材、化学、金属制品、煤炭等。经济以农、牧业为主,产小麦、杂粮及羊、牛和毛皮。名胜有天山天池。

词典名字:

阜康

词典发音:

fù kāng

国语辞典
1.富足康乐。 2.指使富足康乐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富足康乐。

晋 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是时世道治民物阜康。”
唐 陆贽 《韩滉加检校仆射制》:“军无挠败,俗以阜康。”
明 方孝孺 《宁野轩铭》:“惟昔有国,政简而章。洽于万邦民俗阜康。”
吴伟业 《遇南厢园叟感赋》诗:“江 南昔未乱,閭左称阜康。”

⒉  指使富足康乐。

《旧唐书·裴度传》:“在 敬宗 时,阜康兆庶,尔则有活国庇人之勤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阜康

  • 阜康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北部,地处天山东段(博格达山)北麓、准噶尔盆地南缘,位于东经87°46′-88°44′,北纬43°45′-45°30′,东邻吉木萨尔县,西与米泉市接壤,南与乌鲁木齐县相望,北与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相连,境内东西最宽处76千米,南北最长处198千米。西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57千米,距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93千米。截止至2012年,总面积11726平方千米,总人口22万人,有汉、回、维、哈等26个民族。下辖天池景区、阜康产业园(甘河子镇)和3镇3乡、3个街道。
  • 阜康历史悠久,早在汉唐时期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,明朝时建特纳格尔,清乾隆四十一年(公元1776年)建县,乾隆皇帝取“物阜民康”之意赐名阜康。1992年11月撤县设市。
  • 阜康市地势自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,其地貌南部为天山支脉博格达山、中部为山前冲积平原、北部大部分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。有水磨河、三工河、甘河子河等7条河流。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,冬季时间长,春秋季节不明显,夏季酷热,昼夜温差大。年均气温6.7℃,年均降雨量205毫米,年均无霜期174天。阜康市境内有博格达峰、天池、沙漠等旅游资源,还有石油、煤炭、天然气、石灰石、陶土、芒硝等矿产资源,1995年7月提交的地质报告显示石油储量达15亿吨,煤炭远景储量达84亿吨,石灰石储量达9000万吨,天然气储量1500亿立方米。
  • 2017年6月,阜康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