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夷

词典解释

古代东方九 夷 之一。《后汉书·东夷传》:“ 夷 有九种,曰 畎夷 , 于夷 , 方夷 , 黄夷 , 白夷 , 赤夷 , 玄夷 , 风夷 , 阳夷 。故 孔子 欲居九 夷 也。” 李贤 注:“《竹书纪年》曰:‘ 后泄 二十一年,命 畎夷 , 白夷 , 赤夷 , 风夷 , 阳夷 。 后相 即位二年,征 黄夷 。七年, 于夷 来宾,后 少康 即位, 方夷 来宾’也。”

词典名字:

阳夷

词典发音:

yáng yí

国语辞典
古代东方九夷之一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东方九 夷 之一。

后汉书·东夷传》:“夷 有九种,曰 畎夷,于夷,方夷黄夷白夷,赤夷,玄夷,风夷,阳夷。故 孔子 欲居九 夷 也。”
李贤 注:“《竹书纪年》曰:‘ 后泄 二十一年,命 畎夷,白夷,赤夷,风夷,阳夷。后相 即位二年,征 黄夷。七年, 于夷 来宾,后 少康 即位, 方夷 来宾’也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阳夷

  • 阳夷(yánɡ yí),是指古代东方九夷之一,出自《后汉书·东夷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