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水

词典解释

中医学名词。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。多属虚证。因脾肺虚弱或肾经亏损等所致。

词典名字:

阴水

词典发音:

yīn shuǐ

国语辞典
中医学名词。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。多属虚证。因脾肺虚弱或肾经亏损等所致。
基本解释
引证解释

⒈  中医学名词。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。多属虚证。因脾肺虚弱或肾经亏损等所致

《医宗金鉴·删补名医方论五·桂苓甘朮汤》“治心下有痰饮”:“风水,阳水也;石水,阴水也。阳水多实,阴水多虚。阳水在上,故多喘;阴水在下,故多满。所以治阳水用散用攻,治阴水用温用补。”

成语解释
网络解释

阴水

  • 水肿之属虚证者。因脾肺虚弱或肾经亏损等所致。
  • 《丹溪心法·水肿》:“若遍身肿,不烦渴,大便溏,不涩赤,此属阴水。”
  • 《类证治裁·肿胀》:“因肺脾肾虚致水溢者,为阴水。”脾阳虚弱者,证见下肢浮肿,按之凹陷不起,脘闷腹胀,纳减便溏,面色萎黄,四肢不温,小便短少,舌淡苔白滑,脉濡缓,治宜健脾利水,用实脾饮、木香流气饮等方。肾阳虚衰者,证见腰以下肿甚,畏寒肢冷,神疲气怯,面色(白光)白,腰脊酸重,舌胖色淡苔白,脉沉细弱,治宜温肾化水。参见消肿、遍身肿条。
  • 也有的用于指阴道分泌物,即兴奋时所产生的液体。